治療方式

一、徒手治療(Manual Therapy)

找到問題的根源,用雙手解開身體的限制。
我們根據每個人的狀況與動作模式,選擇合適的手法,調整筋膜、關節與肌肉張力,讓該動的地方動起來,該放鬆的地方放鬆下來

肌筋膜組織伸展

01

針對筋膜沾黏與組織緊繃,透過深層、緩和的徒手伸展方式,幫助恢復肌肉彈性與動作流暢度,減少痠痛與限制感。

肩關節鬆動術

02

透過治療師針對關節面做節律性的小幅度推動,改善肩關節活動受限、卡住或疼痛情況,幫助手臂恢復自然抬舉與旋轉能力。

肌肉反射調整法

03

透過患者主動出力,搭配治療師的引導,幫助關節回到正確位置、改善活動受限與肌肉失衡的問題。

腰椎矯正手法

04

針對腰椎或骨盆活動受限,透過安全、快速的徒手調整方式,協助改善痠痛、僵硬與姿勢壓力。

胸椎駝背鬆動術

05

針對胸椎僵硬或駝背問題,透過徒手鬆動技術,改善肩頸壓力、姿勢緊繃與背部不適,恢復上半身動作的靈活性。

肌內效貼布技術

06

利用彈性貼布貼附在特定肌肉與關節上,協助減輕疼痛、促進循環、支撐動作,常應用於姿勢調整、運動傷害與日常保護。

二、運動性治療(Movement Therapy )

用正確的方式,重新學會怎麼動。
從姿姿、走路到各訓練,我們依據身體評估結果,設計合適的動作練習,
強化核心、穩定關節、修正代償,讓好的動作回到你每天的生活裡。

核心穩定重建訓練

01

核心不只是腹肌,而是身體穩定的基礎,它掌管著你每一次抬手、彎腰、走路時的控制與平衡。透過針對深層核心的訓練,幫助你改善代償、減少痠痛,讓身體動得穩、用得久,不再為小事疲憊或受傷。

肩關節穩定訓練

02

加強肩關節周圍肌群的控制能力,特別針對旋轉肌與肩胛穩定設計動作,改善抬舉困難、活動受限與肩頸代償問題。

腳踝穩定與防扭訓練

03

強化腳踝本體感覺與周邊穩定肌群,改善扭傷後的不穩與反覆受傷問題,提升控制力與運動時的保護能力。

下肢強化訓練

04

透過臀部、大腿與膝蓋等關鍵肌群的訓練,強化下肢整體的穩定與串連,改善跑步、跳躍、上下樓梯等動作中的不適與代償。

平衡與本體感覺訓練

05

透過特定動作與刺激,喚醒身體對姿勢、重心與動作變化的感知能力。除了協助術後、扭傷與跌倒族群恢復穩定,也幫助你重新建立對自身動作的覺察與掌控感。

自我放鬆技巧指導

06

教導正確使用滾筒、按摩球等工具,協助你在居家也能有效放鬆緊繃部位、舒緩身體,讓治療延伸到日常生活中。

治療原理:

治療理念:

一、體外震波

治療原理:

主要是來自衝擊波的高壓(正壓)及短促的上升時間,可達到止痛及刺激細胞復原的效果。 正壓衝擊波的能量,能刺激神經軸突及受體,產生即時的止痛效果,原理和使用交叉干擾電流大致相同(閘門控制理論)。 衝擊波相信也可以使身體內產生內啡呔(Endorphine)等止痛物質,達到長時間的止痛效果。

第二是當這些正壓波能量到達軟組織發炎或受傷的位置時,可重新引致一些輕微的發炎症狀。 這樣可刺激腦部重新認知該患部的毛病,繼而傳輸所需要的養份到該患處,重新啟動自我修復的過程。

第三是這種衝擊波也可刺激新生血管生長因子,增進新血管形成 (neovascularization),進而改善血液循環,讓組織再生。

第四是衝擊波也可刺激細胞,加速新陳代謝,促使細胞產生壓力纖維,以及改變細胞膜的滲透程度。後兩者可加快細胞吸取養份的速度,加速痊癒過程 。

適用病症:

德國聚焦式體外震波

聚焦式震波治療,又稱骨震波、ESWT,與一般止痛用的超音波或擴散式震波不同,能從根本使受損的組織、血管復原,讓傷處能真正治療至痊癒。

其療程時短、療法簡單,不必長時累月的療程,通常在第一次即能感到明顯的改善!

預約昇活療程 , 讓健康回歸生活!

我們透過完整評估與個別化治療,幫助您改善身體困擾、重建動作控制,找回生活的自由節奏與身體的主導權。

現在預約,踏出改變的第一步。